近日,“盛夏送爱心 携手伴成长”2025暑期关爱“小候鸟”公益行动首场走进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蜻蜓”),温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联合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市图书馆、温州红日亭,为该集团110名“小蜻蜓”(红蜻蜓员工子女的昵称)送去关爱和健康。
“活动实在太酷了,我们玩得很开心”
这是“流动伏茶车”的爱心公益活动之一,“流动伏茶车”由陈忠慈善工作室和红日亭联合推出。当天,红日亭负责人孙兰香带领张晓萍、翁连华、金光龙、沙定友、苏联华、黄加松、林文龙等志愿者,不仅为“小候鸟”带来了大西瓜、凉粉、饮料等清凉食品,以及孩子们喜欢的爆米花,还为他们送上汤勺筷子小礼盒。
市图书馆则把“流动书吧”开进现场,让“小候鸟”畅游在书的海洋,享受阅读的快乐。
除了享受清凉和“悦读”,现场的重头戏当属健康义诊。温医大附二院超声科医生赵智林带着儿子赵恒溢一起来做志愿者。考虑到要给110名“小候鸟”做B超检查,他带上了近90万元的B超仪器。当天,他们共检查出八九名“小胖墩”患上了脂肪肝,其中一人甚至患上了中度脂肪肝。赵智林当场给出控制饮食、多运动、定期复查的建议。另外,还有个别“小候鸟”患上肾囊肿、肝钙化灶等。除了参加关爱“小候鸟”的活动,赵智林还经常利用休息日下乡做志愿者,累计已为1500多名群众免费做B超检查。
当天,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章雪梅、毛宝娟、王子健、闫琼等人现场开展眼健康视力检查,发现眼睛有异常情况的有56人,其中13人已佩戴眼镜,且戴镜后矫正视力尚可,其余43人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问题,以散光症状最多,一名8岁孩子散光300多度。参与义诊的医生建议这43名孩子家长抽空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并及时验配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在检查中,医生还发现一些学生已经近视,但没有佩戴眼镜;有的学生眼镜戴了好几年,近视度数明显改变,也没有去医院重新检查。
此外,该院近视防控宣讲团成员王子健还在现场做了近视防控科普讲座,他提醒“小候鸟”要牢记“一寸、一尺、一拳”的原则,而且平时要多参加户外运动等。
经常参加陈忠慈善工作室志愿服务的汤华华参加了这次志愿服务,她不仅为做B超检查的医生“打下手”,还帮助红日亭义工送清凉。
来自江西的小王姐妹,家长在红蜻蜓工作了多年。她们说,现场有吃有玩,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交到朋友,“这种活动实在太酷了,我们玩得很开心。”
汇聚爱心力量为“小候鸟”创造美好
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余爱飞说,多年来,红蜻蜓始终坚持“财富越多,责任越大”的财富观,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尤其是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红蜻蜓自2011年开展首届亲子夏令营以来,这份与“小蜻蜓”的约定已走过14个年头,成为最受员工期待的项目之一,它承载着红蜻蜓对员工及下一代最真诚的关怀。今年是红蜻蜓品牌创立30周年,他们精心筹备的“三十而立 为梦而飞”小蜻蜓成长营,在原有亲子夏令营的基础上创新模式和深度关怀,巧妙缝合工作与亲情之间的“时间缝隙”。区别于传统托管或夏令营,成长营规划了课业辅导、兴趣课程、特色课程及丰富的研学活动,全方位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根据年龄段科学分班,融入混龄社交机制,营造友爱互助的成长氛围。营区空间划分为教学区、阅读区、体质增强区、益智游戏区等多个功能模块,让“小蜻蜓”在学中玩、玩中学,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让孩子们为父母在红蜻蜓工作感到骄傲。
温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会长徐顺聪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付出,而员工的子女更是企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小候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温州未来发展的潜力与梦想,关心、关爱、培养好“小候鸟”,不仅仅是对员工家庭负责,更是在培育温州的未来。该协会一直紧密关注会员单位需求和社会热点,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开展“盛夏送爱心、携手伴成长”等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汇聚更多爱心力量,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为“小候鸟”创造更多美好,让爱与希望在温州这片土地上不断延续、传递。(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