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气候宜人。在领略了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大瀑布之后,我作为总部在温州的金田集团党委负责人,跟随温州市赴延安、梁家河学习考察团,来到了陕北延川您40多年前插队当“知青”的梁家河村。首先聆听您的入党介绍人、原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76岁的梁玉明老村干,讲述您当年的许多感人故事。然后,再驱车出延安,奔延川,直达梁家河,追寻您青年时期在这里经受黄土高坡洗礼的足迹。
走进梁家河村部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院左侧巨幅标语牌上您的一句名言:“陕北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刹那间,此情此景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中国历史上的1969年。那一年,毛主席发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您便打起背包,告别家人,与15个小伙伴一起,从北京火车站登上西去的列车,风尘仆仆,奔赴延安东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开启了您的“知青”生涯。这一年您才16岁。
在梁家河大队的“知青组”窑洞里,至今保存着您睡过的土炕,您烧过的土灶,您用过的热水瓶、煤油灯和坛坛罐罐。乡亲们说,您当年很喜欢看书学习,您的炕头和木板桌上,经常放着书和写字的本子。上山放羊,您把羊圈到山上,就开始看书。锄地休息时,您拿出新华字典查找同一个字的不同意思。您常说您的许多知识和经验都是在梁家河那几年学习、积累起来的。所以,您在15个知青当中是最优秀的。
您思想上非常追求进步,可是由于当时政治上的原因,您在梁家河大队想要加入共青团,打了八次“报告”,才得到批准。您想入党,先后递交了十份申请书,经当时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亲自担任介绍人,才于1974年1月,经文家驿公社党委批准为正式中共党员。同年10月,梁家河大队全体党员推选您担任了党支部书记。这时您刚刚20岁。
重任在肩,您和大队里的干部们一起,走遍每一户农家,访贫问苦,制订发展规划。您撸起袖子,卷起裤腿,带领大家整修道路,栽树造林,建造水坝,造田种粮。您还组织创办了梁家河第一个代销店,第一个缝纫店,第一个磨坊和铁业社。那个磨坊的电动“钢磨”,是您参加延安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获奖的三轮车换来的,从此结束了梁家河人民靠石磨石磙辗磨吃粮的历史。您当年领头在村里打了一口水井,至今梁家河的人们还是吃的、喝的这口井里的水。
您在大队部领头建造的沼气池,成为陕西省“第一池”。省里还在延川县召开推广沼气现场会,您亲自上台介绍了经验。
后来,您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深情写道:“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一是跳蚤关。在城里,我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我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我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天,我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是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三是劳动关。刚开始时,我一天挣六分工,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每天就拿到壮劳力的十分工,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四是思想关。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乡亲们也把我看成是他们中的一份子。”
让乡亲们永远难忘的是,那年冬天修水坝,您和社员们顶风冒雪在工地上干活。沟里结了冰,如果不把这些冰清理掉,春天融化,坝基就有垮塌的危险。当时您二话不说,第一个跳进冰水里往外搬冰块。乡亲们被感动了,纷纷脱掉棉裤、棉鞋下水干了起来。那些年,您留下了许许多多这样的镜头,让梁家河的人民永远不能忘记。
1975年秋天,梁家河人民推荐您去清华大学读书。乡亲们又舍不得您离开知青组,一家一家地请您吃“离别饭”。说是请您,其实那只是一片心意,因为乡亲们知道,您在梁家河七年,都是五谷杂粮酸菜汤,根本就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大米饭。10月8日,乡亲们和知青组的伙伴徒步十几里送您走出梁家河。后来有10几个“铁杆”兄弟一定要爬上一辆拖拉机送您到县城。那一夜,大家在县城的小旅馆里席地而卧,其实谁也没有睡得着觉,就是聊天到天亮。第二天您恋恋不舍地请大家到照相馆里拍一张留影照片,照相馆收款5元5角。您要自己付款,大家坚决不肯,硬是你三毛、他五毛地凑齐了这五块五。
今天,当我们走进“梁家河村史陈列室”。一进门就看到大红展版上有您的一段感人肺腑的话:“1969年,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
想当年您离开梁家河的时候,乡亲们虽然嘱咐您以后还要来看看,可是也不能指望您真的还能再来梁家河。因为那年头进出梁家河,要肩扛、手提行李,走过几十里山路,才能到县城坐上汽车。
可是,您没有让乡亲们失望。无论您走到北京、正定、厦门、宁德、福州、浙江,您都不止一次地来过梁家河。
1993年9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您,回到梁家河,看望了乡亲们……
2009年11月13日,您到延安调研时,亲切会见了原村支部书记梁玉明,现任支部书记石春阳等人。大家都赞叹您没有一点大领导的架子……
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专门到陕西厅看望陕北的代表。每次收到梁家河人的信,您还忙里抽闲地专门写回信。那些大红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信笺上,开头总是亲切地称呼:
“梁家河的乡亲们,你们好!……”
“春阳(老支书)、宝雄(现任支书)同志:你们好!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也感谢乡亲们的挂念……”
特别让梁家河人感动的是,2015年2月13日,临近春节前五天,您顶着陕北高原的刺骨寒风,带着夫人,和中央办公厅等省市负责同志一起来到梁家河,看望村民们,看看您当年栽的树,筑的坝,造的田。坐在老支书梁玉明家的小圆桌上,吃了一顿陕北饺子。和大家谈笑风生,给梁家河的乡亲们带来无限暖意。
您常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拉下!”这些铿锵誓言的起源,应该最早来自梁家河!
今天,我们走了一趟梁家河。乡亲们的眷眷记忆触发我们灵魂深处的极度震撼和万千感慨。在您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梁家河时光,让我们感悟到很多人生真谛:
真正有志于肩负大任的人,必须要深深地植根于劳动人民之中,要舍得为老百姓吃辛受苦,要让劳动人民认可您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不管自己走得多高多远,永远记得当初养育过您的土地和人民,并矢志为他们不懈奋斗!
向您致敬,我们由衷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