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两新党务工作者协会  ->  专题荟萃  ->  两新党建品牌创建  ->  示范案例  -> 正文

泰昌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党管人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9日

   一、实施背景

  泰昌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的无区域公司,成立于1992年,目前拥有员工1000多名,下辖六家子公司。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原材料、劳动力、土地成本快速上升,企业低素质的劳动力、粗放性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企业要发展提升、转型升级,更多地需依赖于管理和科技的提升。党委认为,企业转型的核心是人才,因此,企业党组织立足企业实际,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品牌内涵

  党委通过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为企业的发展把好人才关,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能力强,工作作风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与企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互惠双赢。

  三、主要做法

  1、引才育才有新动作,队伍不断壮大。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前提。在危机面前,党委积极在人才政策方面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做好引才育才工作。一是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通过党组织的外部协调优势,引进一批高级管理、技术人才。从国内知名铁塔生产企业鞍山铁塔厂、武汉铁塔厂引进技术管理人才担任公司重要技术、管理岗位。这些人才的引进,使企业科技开发保持较高水平,投入产出比日趋提高。二是更新人才培训模式。按照“党员率先成才、人才积极入党”方针,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建阵地”的方法,鼓励员工学习成才。按照党委提出、董事会通过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五年之内必须拿到一个专业证书”的要求,选派优秀员工参加经营师、职业经理人、党务知识等各类学习培训,培训期间工资奖金照发。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到公司为员工授课。党委利用企业党政校、设计研究所、中心试验室等阵地培养员工成才。公司规定凡是拿到证书的学员给予报销全部学费,这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学习热情。2012年,公司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165场(其中外部培训22场,内部培训143场),参加培训的员工达1331人次,全面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三是有效开发人力资源。为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党委提议建立了员工小发明小创造评估委员会,对好的发明,经评估后,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如“世袍放样法”、“欧阳联板号料法”等10项小发明、小创造得到命名,其中“世袍放样法”还被列为“龙湾区科技项目”。

  2、留住人才有新举措,氛围不断优化。党委积极拓宽服务渠道,解决好人才的生活问题,努力创造留才的良好氛围。一是活跃企业文化留人。不定期组织开展一些篮球赛、青年焊工质量大比武、知识竞赛、辩论赛、元旦游园等。同时,党组织指导办好《泰昌报》和公司文化宣传长廊。二是搭建对话平台留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第三方平台作用,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了交流沟通平台,定期召开座谈沟通会。同时,设立董事长、总经理信箱,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答复,对短期内不能办到的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三是解决后顾之忧留人。为确保员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党委逐步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同时不断完善各种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2012年,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党委提议公司为员工增发100元/月的食品补贴。还为企业骨干提供免息住房贷款,帮助他们在温州安家落户,目前已经为优秀员工提供200多万元的免息住房贷款。

  3、人才作用有新发挥,措施不断完善。通过党组织倡导的一系列有效举措,苦练内功,发挥人才队伍作用,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比如企业聘请的原内蒙古呼伦贝尔建筑集团的厂长(党员)周玉生,现任党委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泰昌铁塔公司投入公司销售的3%进行研发,2011年成功获得9项专利,并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特别值得骄傲的是,2011年公司在总工柯拥军(党委在2003年从湖北大冶钢厂引进的技术总工)的带领下,攻克各种技术难关,成功完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400kV青藏线加工任务,将重1.2万余吨的角钢塔屹立在青藏高原上,这项联网工程是国家重点项目,线路全长1774公里,最高海拔53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最长的直流输电工程。泰昌是全国入围这项工程的五家企业之一,泰昌的出色表现获得业主单位和业界同行的一致好评。

  四、成效评价

  党委通过“党管人才”这一举措,培养出一支创新人才队伍,提升了工作效率。最近一年来,公司有100多位员工获得助理工程师等初级职称,20人晋升为工程师等中级职称,5人晋升为高级职称,150多人获得了各种专业资格证书。通过党组织的有效作用发挥,泰昌集团克服了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等困难,使集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集团总产值超过15亿,同比增长超50%。

  五、创新亮点 泰昌集团党委牢牢把握党管人才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在引才、育才、留才方面狠下工夫,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党管人才成为党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途径。党委提出用员工名字命名发明创造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全集团形成了一种“人人创新、事事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