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燃气计量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内领先的流量仪表和燃气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863计划项目承担单位。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但因地域问题而存在的人才缺乏、引进难现象也随之突显。因此,加强人才的自主培养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自主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公司现有职工502人,其中青年职工368人,约占70%。现有党员103人,其中青年党员70人,约占70%。青年群体聚集以及青年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等特点,对公司党建工作提出了全新课题。针对以上情况,集团党委决定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
二、品牌内涵
集团党委把党建工作与青年需求相对接,把凝聚青年与服务发展相融合,从关注青年职工的心理需求、提升综合素质、创新活动载体出发,为青年职工成长铺路子、富脑子、搭台子,引领更多青年人才在实现“青春梦想”的舞台上砥砺成长,在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优秀人才的同时,开创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三、主要做法
1.关注心理需求,为青年成长铺路子。集团党委通过建立三项机制,以青年职工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为青年成长铺好路子。一是建立源头把关机制。坚持把好招聘关,优先录取党员及有才艺的青年,使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得以充实到企业各岗位中。二是建立成长规划机制。集团党委和人力资源部门协同做好新职工入职培训,指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为青年职工的成长提供行政管理、技术业务、党务、技能工人等四条职业晋升发展通道,激励青年职工不断进取。三是建立关心关爱机制。集团党委向董事会建议在加薪时倾向于高技能、高业绩青年人才,保证青年人才队伍稳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企业实际,成立职工爱心基金和爱心加油站,购买自动售卖机,为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青年职工休憩时补充能量;联合其他企业开展“青春之友”联谊会,当好“红娘”牵红线,积极帮助青年职工解决“终身大事”。
2.围绕素质提升,为青年成长富脑子。集团党委围绕抓思想素质、学历技能培训、青工品牌,切实提升青年职工自身素养。一是思想素质提升。在青年职工中开展道德大讲堂、党史教育、头脑风暴等活动,提升青年职工的思想素养。如组织青年党员参加红色旅游活动,参观革命旧址、悼念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党员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热情。二是学历技能提升。在青年职工中开展操作技能、技术、管理、质量、新产品知识等培训,提高青年职工业务能力。同时,鼓励青年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并凭相应证书给予报销。三是青工品牌提升。以“青工技能大比武”“青年文明号”“寻找天信最美青工”等争创活动为载体,挖掘青年人才,引导和激励青年职工学习技术、提升技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创新活动载体,为青年成长搭台子。以“搭好平台办活动、办好活动聚人气”为理念,以“青春文化”“青春激励”“青春在线”“青春公益”四大活动为平台,成立青春党小组,开展创意组织生活,切实增强党建工作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开展青春文化活动。组建青春文艺队、青春篮球队和青春摄影队等三个自主党小组,给予每个党小组每年3000—5000元经费,强化经费保障,保证活动的经常性。同时,选派优秀青年参加各项文体比赛,均获得良好名次。二是开展青春激励活动。坚持把青年职工放到艰苦环境、重要岗位、攻关项目中去磨炼,通过传帮带、师徒结对等活动,帮助其尽快成长;对业绩突出的青年予以精神及物质上的奖励,并作为推优入党及公司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同时,实行超产补贴、享受带薪旅游、技术(项目)攻关奖励等物质激励,2014年公司共发放各项奖励104万元。三是开展青春在线活动。开通微博、QQ群、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搭建青年职工之间、青年职工与企业、与外界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展示青年职工形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四是开展“青春公益”活动。集团党委带领和发动青年职工积极参与抗台救灾、无偿献血、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各类公益活动,在社会上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
四、成效评价
通过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集团党委开辟了一条人才脱颖而出的快车道。近三年来,共有28名青年职工走上中层干部的岗位,有20名职工经推优入党,有40名青年职工成为研发、技术等项目上的负责人,有100多名青年职工成为岗位技术能手,有55名青年职工在各种比赛中获得较好名次,有63名青年职工获得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和积极分子称号。优秀人才的培养成长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五、创新亮点
天信仪表集团党委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融入点和结合点,大力探索开放式组织生活,以“青春社团”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增强了党建工作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地把党建工作和青年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和青年个人成长相结合,解决了企业内部人才培养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